房澤秋的兒子於宵寧、兒媳王娜和孫子與烤肉老人合影,他們對老人就像親人一樣
老人一看到於宵寧網站優化的兒子,就會樂得合不攏嘴
  即便是有兒有女的老人,能活到90多歲的也不算多,而濟南96歲的孤寡老人李玉花店柱,如今卻在一個有三代人陪伴的家庭中安享晚年,並且他已經在這個家裡住了35年。照顧他的人叫房澤秋,今年已經54歲了。如今,房澤秋的兒子於宵寧逐漸接過了照顧老人的接力棒,為了照顧老人,他只好選擇了一份可以在家辦公的兼職工作。記者採訪時,被一家人深深感動,他們說的話雖然朴實,但卻有力地詮釋了人間大愛。 文/記者 張夢堯圖/記者 劉暢
  房澤秋
  【我對象不固態硬碟但很支持我,還像對自己家老人一樣對爺爺,我覺得這人值得托付。】
  “爺爺期盼的褐藻糖膠眼神讓人心疼”
  房澤秋稱呼李玉柱為“爺爺”。“因為最早的時候我們都住在曲水亭街附近,隔了幾個門,李爺爺和我爺爺認識,關係還不錯。我從小也算是李爺爺看著長大的。”
  1979年,一直未婚的李玉柱突發腦血栓,半身不遂住進了醫院。由於老人沒有其他親人,當時便通知到了房澤秋家裡。19歲的房澤秋來到醫院照顧李爺爺,由於老人需要長期住院,每周五,房澤秋都會去醫院看望李玉柱,幫他擦洗、換衣服。雖然半身不遂,但李玉柱的思路一直清晰,盼著周五,盼著秋雲(房澤秋的小名)來看自己,成了老人每周最激動的事。“我聽醫院的護士說,一到我快去的點兒,爺爺都會伸著頭往外看,就盼著我趕緊去。”房澤秋說,“有時候我去了,爺爺身上都臭了,看了讓人特別心疼。”由於受不了老人每周期盼的眼神,更為了方便照顧老人,房澤秋和家人商量後,把老人接回了家照顧。
  “最看重對象能照顧爺爺”
  從19歲到如今54歲,房澤秋35年來一直照顧著李玉柱老人。而她的婚姻,也與老人有關。在房澤秋照顧李玉柱老人的同時,當時追求她的小伙於海也在跑前跑後地照顧老人,幫老人理頭髮、刮鬍子、擦身子。“別的小伙子知道我照顧這個非親非故的老人,都不願意,就是他,不但很支持我,還像對自己家老人一樣對爺爺,我覺得這人值得托付。”
  房澤秋起初在濟南市絲綢印染廠工作,後來下崗了。丈夫於海離世前曾是濟南公交的一名維修工,兩人的生活並不寬裕,結婚30多年來住房條件也不太好。雖然家裡的房子小,但是每次搬家,房澤秋都會帶著老人。可以說,這麼多年,老人已經是這個家中不可缺少的一員了。
  兒子於宵寧
  【晚上我常和媽媽“倒班”陪著老爺爺,我負責上半夜,我媽媽負責下半夜。】
  “上初中後我才知道真相”
  房澤秋的兒子於宵寧今年30歲。由於家裡住房條件緊張,一直到結婚前一年多,他才有了自己的床。“以前在制錦市那邊住,一室一廳的房子,我睡客廳,老爺爺住廚房,還有一個房間除了是父母的卧室,還兼有餐廳和客廳的功能。”於宵寧說,即便是睡在客廳,由於房間太小,他也一直是睡在沙發上,“2010年前後搬到了這邊,兩室一廳的房子,我才終於有了自己的房間,能躺在床上睡覺了。”
  於宵寧告訴記者,他是讀初中時才知道家裡的“老爺爺”和一家人並無血緣關係的。“我出生前老爺爺就在我們家,出生後就一直這樣稱呼他,大人沒給我專門說過,我也沒想著問,就覺得是一直在一起生活的長輩。後來我上初中的時候,我才知道之前這些事。”於宵寧笑著說,“知道了也沒感覺有什麼不同,這麼多年已經是一家人了,還是像以前一樣幫著大人照顧他。”
  “現在我接班來照顧他”
  現在,一家人專門把陽臺和客廳打通,在寬敞的大陽臺上給老人安了床,旁邊是張桌子。陽臺上種了很多花花草草,即便是冬天也充滿了生機。在老人床上就能看到客廳里的電視,“電視機成天開著,他看電視解悶。”家裡沒有集中供暖,除了用空調取暖外,家人還專門給老人買了電暖氣放在床邊。“老人吃飯慢,每次吃飯的時候,把飯放在電暖氣上,也不容易涼。”於宵寧說。
  老人半身不遂,吃喝拉撒睡都在這張床上,不過這張床卻被收拾得乾凈整潔,沒有一點異味。老人洗澡、換尿管需要下床,以前都是於宵寧的爸爸於海背著老人,但是去年於海去世了,而房澤秋背不動老人,於宵寧一家便和媽媽住在一起,接過了照顧老人的接力棒。“老爺爺要是白天睡多了,晚上睡不著就總是叫人,我們知道他也難受,所以每當這幾天我就不敢回屋睡,在客廳沙發上看電視陪著他。”於宵寧說,老人非常依賴房澤秋,半夜常喊“雲啊,雲啊……”所以更多的夜晚,他和母親“倒班”陪著老人,“我負責上半夜,我媽媽負責下半夜。”
  兒媳王娜
  【就盼孩子能快點長大,我能出去上班掙錢,減輕家裡的負擔……】
  “我打心眼裡佩服我婆婆!”
  幾年前,於宵寧和王娜結婚,如今兩個人有了兒子,現在8個月大了。“我懷孕後就不能上班了,為了照顧老爺爺,我對象也不能出去上班,只能選擇一些可以在家裡做的兼職工作,所以現在只有我婆婆出去打工貼補家用。”王娜告訴記者,房澤秋現在每天都要從位於臘山立交橋的住處去小清河附近幫人賣傢具,“早上9點之前就得到,晚上回來就7點多了,很辛苦。”
  嫁到了這個家裡,有沒有覺得負擔重,委屈過?面對記者的提問,王娜陷入了沉思,“我現在就盼著孩子能快點長大,我能出去上班掙錢,減輕家裡的負擔……”王娜告訴記者,“我打心眼裡佩服我婆婆!”
  前不久,房澤秋被歷下區評為第一屆“首善之區道德楷模”,這已經不知道是她獲得的第多少個榮譽了。“曾經也有人說我婆婆照顧老人是為了名利,可是老爺爺退休的時候每個月只有80塊錢工資,這些年治病家裡還墊了不少錢。”
  “娃娃只要見到老人就笑”
  1月19日下午,記者來到於宵寧家時,李玉柱老人正坐在床上看電視,見到有陌生人來,老人很激動。由於老人耳朵背,聽不清別人說話,於宵寧拿起專門用來和老人交流的小白板,寫下“記者”兩字,並拿出桌上的《山東商報》給老人看,老人立即明白了。“他雖然耳朵不好,半個身子不能動,但是思路還是比較清晰的。”王娜說,老人愛看《甄嬛傳》,會告訴孩子們“這是講的清朝時候的事”,看到報紙上對“濟南第一高”的報道,老人會豎起大拇指,“真棒啊!”豎大拇指是老人表達高興之情的一個“標誌性”動作。“他從年輕時就愛喝酒,冬天喝紅酒,夏天喝啤酒,每天不斷。喝酒喝得高興了,他就豎大拇指。”王娜說,此外,每次見到玄孫小哼哼,老人也都非常開心,“他沒法抱孩子,我們就把孩子抱到他身邊,說來也可能真是有緣分,哼哼從出了滿月見到老爺爺第一面就笑,到現在也最喜歡和老爺爺玩。”
  於宵寧和王娜抱著哼哼,把他輕輕放到老人的肩膀上,8個月大的哼哼把小臉貼在老人臉上,老人一臉幸福地笑著,陽光灑在一家人身上,此情此景,美好得就像畫一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d81wdpfq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